3月6日下午,四海资讯红足在市中校区综合楼1519、1208、1220举办“青年学者学术论坛”,报告人分别为能源化工方向的刘蒙、王景华,材料工程方向的李凤丽、于延新,精细化工方向的沈耀滨、王后臣。学院全体教师按照科研方向或兴趣参加论坛。
刘蒙博士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内容,介绍了申报书的主要思路,以功能导向结构设计思想为指导,构筑光敏化二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可见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
王景华博士采用预处理显著降低了纤维素的结晶度,提高了其反应活性,通过调控反应路径,绕开了不稳定中间产物的生成,获得了高的乙酰丙酸产率,为纤维素高效定向转化制乙酰丙酸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李凤丽博士利用有机硫化物和金属离子形成Π-d共轭配位的金属有机硫化物作为电池的正极材料,来提高电化学的性能,但共轭配位的金属有机硫化物的电化学性能已经被研究,相较于硫和金属硫化物,金属有机硫化物正极固有的溶解性、稳定性和低容量等问题,在申请项目中拟提出其解决策略,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针对性。
于延新博士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写作进行了分享汇报,汇报题目为:基于电荷分离策略的多电活性中心调控的共价庚嗪框架构建及储锂性能研究。以调控庚嗪环高效电荷分离为出发点,通过分子水平上的精确设计将兼具共轭效应与电活性的系列偶氮、炔基模块与其周期性集成,构建多电活性中心调控的共价庚嗪框架(CHFs)新体系。
沈耀滨博士以基于sp3碳氢键活化/去芳构化策略的含氮中环体系构建为题,分享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的主要内容。含氮中环构建至关重要,拟发展基于sp3碳氢键活化/去芳构化策略的新反应,精准可控、多样性构建含氮中环体系。
王后臣博士以氢键伴侣对蒽醌类大环动态结构及其多组装途径的精准调控为题,讲述了蒽醌作为重要的超分子组装构筑单元,设计一系列含多元响应性基团的蒽醌类大环,并利用含氢键伴侣在内的多重调控条件,以逐级引导的策略,获取多组装途径的精准调控方法,为开发高精度多组装途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论坛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撰写修改和心得交流为主,6位青年博士教师结合自己的申报书,分别和本方向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各方向学科带头人和院内专家分别向汇报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青年教师基金申报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