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及全体毕业生的共同努力下,面对更加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克服困难向前推进,达到了预期目标。
2006年我院共有毕业生113 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33 人,本科毕业生 80 人。毕业班设飞行器制造、力学、探测三个专业,各具特色、各有优势。
根据就业中心和学院的统计数据,我们将对2006年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做出简明扼要的分析。截止2006年6月10日,我院所有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均以不同形式就业,就业率达到100%。这一切离不开学院领导和学生就业工作人员与全部毕业生的共同努力。
2006年我院本科和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本科生保研和上研人数共51人,上研率为63.75%,几乎占据毕业总人数的2/3,而参加工作总人数为29人,其中灵活就业3人。研究生就业相对本科生更加灵活,而且普遍高于本科生的就业质量。
现状分析:
2006年就业形势严峻,针对航天航空和力学等基础专业需求无明显增加,但供给增加。
多数学生在工作与考研之间,选择后者,而放弃就业。
航天航空和力学等基础专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大,专业特殊,部分学生都保送上研究生。
就业特点:
就业面相对较窄,研究型人才占大多数。在就业中也存在少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如应聘销售岗位。因此研究型学院特征明显。需要相关政策支持。
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2、学生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误区,导致少数同学好高骛远,挑肥捡瘦,不愿到基层工作,不愿到外地工作。
3、个别同学签约不慎重,还有悔约现象。
4、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
5、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关于明年就业工作的设想
1、 加强我院就业工作与学校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我院的就业工作,离不开学校有关部门的指导教育。希望有关领导在对我院就业工作肯定的同时,给我们以指导,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完善就业工作,进一步突出服务职能,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为方向,全面推进我院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方位高速发展时期,更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立足基层,服务社会,为国家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尽管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比较高。一方面是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又有不少单位要不到毕业生,“有业不就”现象比较普遍。转变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是当务之急。这就要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摆脱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既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个人锻炼成长的需要。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生动、扎实、细致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竞争就业观念等,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3、实施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指导,开辟就业新渠道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尽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还不多、规模还不大,但其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实施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
4.吸取国内外就业指导经验,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
虽然我国与国外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有较大差异,但在一般的就业咨询和就业经验上存在着共同特点,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尤其在程序性工作上可以达到有章可寻。
今后的就业工作将按照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职业教育、体验教育、招聘服务和职业协调。
工作程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新生的定位教育。分发学生手册和就业手册。
(2)学生的兴趣、价值观的全面评估。从入校起鼓励学生参加就业中心对于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潜力和其他素质进行科学测评。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发展领域。
(3)个人职业咨询。对于就业政策不了解和就业相对困难的学生展开专门咨询,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4)职业准备研讨会。定期开展各年级职业准备的交流活动,同时可以邀请职业咨询方面的专家教授为同学开展讲座、研讨会和模拟招聘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活动。
(5)建立职业信息库、利用在线资源,为同学们开展电子服务。将通过学院的网站建设宣传就业政策、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教育等,将就业工作向信息化、现代化、高效化推进。
总之,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着“巩固就业率,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努力提高就业质量。
四海资讯红足学工组
2006年6月29日